
技术选型
- 前端技术: 
- HTML5:作为网页开发的基础,HTML5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和交互功能,适用于构建视频会议和屏幕共享应用。 
- WebRTC: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是一种在Web浏览器之间实现实时音视频通信的开放标准,无需安装插件即可实现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传输。 
- JavaScript及框架:如Vue.js、React等,用于构建用户界面和逻辑处理。 
- 后端技术: 
- 服务器端语言:如Node.js、Java、Python等,用于处理信令、媒体流管理和业务逻辑。 
- 数据库:如MySQL、MongoDB等,用于存储用户信息、会议记录等数据。 
- 实时通信技术:如WebSocket,用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 
- 其他技术: 
- 安全性技术:HTTPS、DTLS-SRTP等,用于确保会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加速技术:如BGP线路、国外节点加速等,用于提升会议的流畅度和稳定性。 
功能设计
- 用户认证与授权: 
- 用户注册与登录:支持邮箱、手机号等多种注册方式,提供用户登录功能。 
- 权限管理:根据用户角色(如管理员、普通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 会议管理: 
- 会议创建与预约:用户可创建会议并设置会议时间、主题等。 
- 会议邀请与通知: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邀请参会者,并提供会议链接。 
- 会议记录与回放:保存会议记录,支持会议回放功能。 
- 屏幕共享: 
- 实时屏幕捕获:通过WebRTC等技术捕获用户的屏幕内容。 
- 屏幕传输与渲染:将捕获的屏幕内容传输到服务器,并在其他参会者的客户端进行渲染。 
- 画质调整与优化:根据网络状况调整屏幕共享的画质,确保流畅性。 
- 音视频通信: 
- 实时音视频采集与传输:通过WebRTC等技术实现音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 音视频编解码:采用高效的音视频编解码算法,提升音视频质量。 
- 音量与画质调整:支持用户根据需求调整音量和画质。 
- 交互与协作: 
- 聊天与评论:提供聊天和评论功能,方便参会者进行交流和协作。 
- 文件共享与协作编辑:支持文件上传、下载和协作编辑功能。 
开发与测试
- 前端开发: 
- 使用HTML5、WebRTC和JavaScript框架构建用户界面和逻辑处理。 
- 实现屏幕共享、音视频通信等核心功能。 
- 优化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 后端开发: 
- 搭建服务器端环境,实现用户认证与授权、会议管理等功能。 
- 开发信令服务器,用于处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信。 
- 实现媒体流管理和优化策略。 
- 测试与优化: 
- 进行功能测试,确保所有功能正常运行。 
- 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度。 
-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部署与运维
- 部署: 
- 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和基础设施进行部署。 
- 配置HTTPS和WSS协议,确保会议的安全性。 
- 进行压力测试和容量规划,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大规模并发访问。 
- 运维: 
- 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定期更新和维护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提供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