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以下方式处理:
1. 了解吊销原因:
1. 向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咨询,明确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具体原因,比如是否是因为长期未经营、未按时申报工商年报、超范围经营、违法违规使用营业执照等。了解原因有助于判断后续可采取的措施以及是否存在申诉的可能性。
2. 停止经营活动:营业执照被吊销意味着企业已经失去了合法经营的资格,继续经营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3. 考虑申诉(若有正当理由):
1. 如果认为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来说,可以在处罚决定做出的 3 天内书面要求听证,也可以向上一级工商管理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收到决定的 3 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成功恢复营业执照的难度较大,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工商部门的行为存在问题。
4. 进行清算和注销:
1. 如果确定无法恢复营业执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成立清算组,对公司的资产、债务、债权等进行清理和核算。清算组人员可以从股东中选定,形成成立清算组的股东会决议或股东决定,并于决定注销 10 个工作日内,到工商局做清算组的备案。
2. 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1。
3. 完成税务注销、营业执照注销、银行账户注销以及各类印章的注销等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