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危废)的转移和收运是危废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严格的法规要求。危废的转移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还涉及到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危废转移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国家和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本文将详细探讨危废转移收运的流程与合规要点,并提供相关明细表格,以帮助相关企业和单位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危废转移的基本流程危废的转移需遵循严格的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法规要求。以下是危废转移的基本流程:
跨省转移申请:对于跨省转移的危废,需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提交申请,并获得接受地省级部门的复函。
转移联单管理:在转移过程中,需全程使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记录废物种类、数量、运输路线及接收情况。
运输规范:运输单位需遵守危险货物运输法规,采取防泄漏措施,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省内转移登记:省内转移需通过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进行登记。
跨省转移申请1. 申请流程跨省转移危废需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表:详细填写危废的种类、数量、特性及转移路线。
受托方经营许可证:提供受托方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处置方式说明:说明危废的处置方法,如焚烧、填埋、物化处理等。
合同复印件:提供与受托方签订的危废处置合同复印件。
2. 审批与复函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将进行审核,并征求接受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意见。审批通过后,将出具跨省转移的复函,明确转移的有效期和转移量。
示例:HW31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许可以HW31废铅蓄电池为例,跨省转移需明确以下内容:
有效期:转移许可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年。
转移量:明确每次转移的大量及总转移量。
转移联单管理1. 转移联单的使用危废转移过程中,需全程使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联单内容包括:
废物种类:详细列明危废的种类和特性。
数量:记录转移的危废数量。
运输路线:记录运输的起点、终点及途经路线。
接收情况:记录危废的接收单位、接收时间和接收人。
2. 联单的保存与归档转移联单需妥善保存,并定期归档。保存期限通常为五年,以便于后续的追溯和检查。
运输规范1. 运输单位资质运输单位需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并遵守以下要求:
车辆资质: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运输车辆,车辆需经过定期检验和认证。
人员资质:运输人员需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2. 防泄漏措施运输过程中需采取严格的防泄漏措施,包括:
包装容器: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包装容器,确保其密封良好。
运输车辆:车辆需配备防泄漏装置,如防渗漏托盘、泄漏应急包等。
3. 安全设施运输车辆需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
火灾报警装置:车辆需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和报警。
灭火器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以应对突发火情。
应急工具:配备应急工具,如急救箱、应急灯等。
省内转移登记1. 登记流程省内转移需通过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进行登记,具体流程如下:
注册账号:在信息平台上注册账号,并完善企业信息。
填写转移信息:填写危废的种类、数量、转移路线及接收单位等信息。
提交审核:提交登记信息,等待审核。
获取登记号:审核通过后,获取转移登记号。
2. 有效期与超量处理省内转移的登记号通常有一定的有效期,超量或变更处置方式需重新申请登记。
法规要求与合规要点1. 法规要求危废转移需遵守以下主要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 合规要点以下是危废转移的合规要点:
资质核查:确保运输单位和受托方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许可证。
联单管理:全程使用转移联单,确保记录完整、准确。
运输规范:遵守危险货物运输法规,采取防泄漏措施,配备安全设施。
登记与审批:省内转移需登记,跨省转移需审批,并取得接受地省级部门的复函。
结论危废转移收运是危废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过程复杂且严格。通过对跨省转移申请、转移联单管理、运输规范和省内转移登记的详细探讨,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和单位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危废的安全转移和处置。
建议建立完善的转移管理制度:确保转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法规要求。
加强与运输单位和受托方的沟通:定期沟通,了解其运输和处置过程,确保其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
定期审查转移记录:定期审查转移联单和登记信息,确保其完整、准确。
及时更新法规知识:及时了解新的法规变化,确保转移过程始终符合新的要求。